第257章 罢相!-《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》
第(2/3)页
“条侯作为臣下,又可曾给朕留颜面、留体面?”
“可曾有哪怕一瞬间,给自己的‘君’,留够‘君’所应当具有的威仪、体面呢······”
满是惆怅、唏嘘的语调,只惹得周亚夫一阵语结,明明来之前,在心中准备好了一揽子说辞,此刻却连哪怕一句,都无法从那被髯须包围的嘴中说出。
而在御榻之上,天子启的苦诉,却依旧没有结束······
“担任丞相至今,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,条侯到相府处理政务的次数,却不过五指之数;”
“自己的本职,条侯不屑一顾,反倒是册立储君太子的事,让条侯‘夙兴夜寐’,心心念念而不能忘······”
“——相府政务冗积,有司政务不通,朝野内外乱成了一锅粥;”
“即便是这样,朕都没忘给条侯留颜面、留体面,让御史大夫、内史二人,替条侯分担本该由条侯自己负责的公务······”
···
“储君已立、椒房易主,条侯却仍喋喋不休,穷究不舍;”
“为了和条侯推心置腹的交谈一番,朕堂堂天子之身,却根本不敢召条侯,于皇宫未央相见。”
“为了见条侯,朕特意跑来着上林苑,静候条侯。”
“结果条侯前脚刚进这行宫,连君臣礼数都不顾,开口便要朕屏退左右······”
说到最后,天子启再五味杂陈的发出一声哀叹,旋即稍低下头;
在腰间摸索片刻,便将那方由和氏璧凋刻而成的传国玉玺解下,面带苦涩的放在了面前的御桉之上。
“这玺,很重······”
“挂在朕的腰间,恨不能把朕的腰背压弯、压断;”
“现在,朕解下了这玺,却仍不觉得肩上的重担,有哪怕分毫减轻。”
“——朕,累了······”
···
“条侯,还要朕怎么样呢?”
“——要朕怎么做,条侯才能像个臣子一样,替朕稍减轻这玺、这宗庙社稷之重;”
“而不是千方百计,也要加重朕肩上的担子;”
“要让朕,再少活几年呢······”
天子启低沉、哀婉的语调,让整个行宫之内,都为一阵莫名哀沉、苦闷的氛围所笼罩。
御榻之上,天子启满面愁苦,望向周亚夫的目光,只一阵无尽的哀苦,和自嘲;
在御榻侧,刘胜仍正襟危坐,只不时将厌恶的目光,毫无顾忌的洒向跪坐殿内的周亚夫;
而在父子二人这一哀苦、一厌恶的目光注视下,周亚夫终也只得强撑起腰杆,从怀中掏出一卷明显有些陈旧的竹简,再双手呈于胸前。
“陛下,还记得这份‘密诏’吗?”
沉声一语,只引得天子启面色一滞;
至于一旁的刘胜,更是在短短片刻之间,便将满是震怒的目光,洒向殿内的周亚夫!
却见周亚夫自顾自低下头,在手中的‘密诏’上深深注视一眼;
待片刻之后,那‘密诏’被春坨上前拿起,正要回身走上御阶,周亚夫便勐地抬起手,将食指直勾勾指向背对自己,正要将那‘密诏’呈给天子启的春坨。
“陛下新元三年春正,吴王刘鼻、楚王刘戊起兵谋反!”
“春二月,臣为陛下拜为太尉,率朝堂大军出征,以平定叛乱!”
“——春三月,弓高侯韩颓当率轻骑三千,奇袭淮泗口,吴楚之乱一战而平!”
“在季夏,陛下便派了这个寺人,不远千里前去关东;”
“那份密诏,也是由这个寺人,交到了臣的手中······”
在周亚夫开口道出这份‘密诏’的来由之前,天子启先是下意识伸出手,接过了春坨呈上前的竹简。
本还打算摊开竹简,耳边却传来周亚夫中气十足的‘提醒’,却让天子启手上动作一停;
原本想要摊开竹简的动作,也变成了将竹简轻轻丢在面前;
方才还满是惆怅、唏嘘的面容,也在这眨眼之间‘唰’的沉了下去······
“当时,陛下在这密诏中说,朝臣百官请立太子储君,陛下却仍有些下不定决心;”
却见周亚夫挺直腰杆,再昂起头,丝毫不顾天子启那已阴沉若水的面容,将手再朝天子启身侧的春坨一指。
“当时就是这个寺人,言之凿凿的告诉臣:陛下,是想立太子的。”
“——而且陛下要立的,是皇长子!”
“也正是因此,臣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,不顾手中还掌着兵权,同魏其侯联袂启奏,请求陛下早立太子储君,以安宗庙、社稷······”
···
“陛下想立太子,臣自无不从;”
“陛下要立皇长子,臣更没有反驳的道理。”
“但最终,陛下却出尔反尔,封皇长子为临江王,反立皇九子为太子储君······”
如是说着,周亚夫也满脸严肃的摇摇头,深吸一口气,再悠悠发出一声短叹。
“陛下方才说,先帝、陛下,对臣都恩宠万分;”
“——先帝、陛下对臣的恩宠、信重,臣铭记于心,永世不敢或忘。”
“但也正是因此,臣,才不能坐视陛下行此乱命,废长以立幼,为先太宗孝文皇帝留下的宗庙、社稷,埋下遗祸千古的隐患。”
···
“陛下或许会说,皇九子的母亲已经是皇后,所以皇九子,便是陛下的嫡长子。”
“但不用臣说,陛下心里应该也明白:贾皇后,并非是陛下的原配。”
“陛下的原配,是已经住进北宫的故薄皇后。”
“——自三皇五帝以来,无论帝王皇家,还是寻常百姓,宗庙传延,都不外乎‘立嫡立长’四字。”
第(2/3)页